新闻中心
为了打破时空局限,让观众们可以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用更为舒适的姿态近距离欣赏金融典藏,银行博物馆的“云展览”以常设线上微展览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奉上展厅里不曾展出的金融“老”、“珍”、“稀”,跳出博物馆的物理界限,搭建一个与观众联结、交流、共建的平台,带领大家一同触摸历史,感受百年金融的沧桑巨变,见证银行的发展与起源。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在货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为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体现了金银天生具备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在金本位制和今天的信用货币体系中,黄金都仍然作为最后的价值储藏实物货币,保持其结算支付功能,支持法定货币的发行,维护币值和汇率的稳定。黄金市场也是重要的金融要素市场,国内国际黄金市场的接轨推动了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危机与挑战。
战国时期的楚金版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黄金铸币,它们多为不规则的方形或圆饼形,其中有阳文印模印出的方格与文字,大篆文“郢爯”是较为多见的一类。“郢爯”的“郢”是楚国的国都,可能表明了发行地,“爯”与“称”同义,或反映了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在使用时,它被切成小块进行称量。
战国后期秦国的《金布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货币立法,其中已显示了金在秦国作为货币jn江南体育、计价和量刑单位的地位。秦始皇统一后,以黄金为上币,以铜钱为下币,将这种货币制度推行全国。
圆饼形是金属浇铸中常见的坯锭形制,也是金属铸造的最原始形态之一。金饼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西汉时期成为了主流的黄金形制。这枚上海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一两金饼体量虽小,设计却十分精巧:中间一位财神爷立于云上,头戴财神帽,身着锦衣财神袍,左手持如意,右手托着一摞元宝,象征着财运亨通;上部有“中国通商银行”行名;财神左右两边则是“上海”地名;最外围有凸起的联珠纹环绕金融展示。这位财神形象也用在了中国通商银行1920年代发行的纸币上,极具中式特色。
上海开埠后,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金集散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黄金交易逐渐兴起。与其他金融市场类似,黄金交易最初也起源于茶楼聚会,无固定的买卖场所,直到1902年,上海金业集资租赁仁记路一处房屋jn江南体育,开展集中交易。1905年,上海金业发起成立同业组织上海金业公所,此后,黄金交易逐渐以“标金”为主,上海的黄金市场也因此习惯称为“标金市场”。上海标金是一种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标准的金条,小条标金通常计重漕平十两,成色为978‰,出口外国的标金则将七小条熔成一大条。
这几份交易订单写明的交易对象即是“上海九七八成色通行骠金”,其中“九七八”的数字组合采用了形似苏州码子的格式,“骠金”与“标金”同义通用。订单背后还印有《同业公订买卖规则》,黄金交易的制度和契约都已颇具规范。
判断黄金的价值,成色是最重要的标准,有口诀云:“七青、八黄、九带赤,四六不呈金”,这是指七成成色的黄金呈青黄色,八成成色的黄金呈正黄色,达到九成成色的黄金就会略带赤色,而成色低于六成的黄金,就不再具有典型的黄金颜色,而是变成了白中微黄。这是在没有专业测试工具情况下的简单判断,而民国时期的专业测试工具则是金兑牌与试金石。金兑牌又称对金牌,是用不同标准成色的黄金制成的细长小牌,牌上刻有相应的标准成色。使用方法是将需鉴定的黄金在试金石上划出一道3-4毫米宽的划痕,然后挑选一枚色泽比较接近的金兑牌紧贴此划痕,留下痕迹,对比两种划痕的色泽以确定成色。
这枚“天昌祥”小金条上印有“烚赤”二字,意即“赤金”,或又称“赤条”。近代上海黄金市场上的“烚赤”金条应有成色为997‰,比作为交易标准的标金成色更高,是外埠及上海的金店、银楼需要的金货,后来成为投机的对象。当时的“烚赤”金条多为各金号自铸,这枚金条上刻的“天昌祥”就是铸造金条的店号,它是一家光绪初年起家的老字号。烚赤的民间买卖通常以一两为单位,投机炒作的黑市黄金买卖则有以十两金条交易。
近代的银行会委托金号或自行铸造金锭jn江南体育,一方面是用以储备或支付大宗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客户投资、购买的产品或礼品。用于贮藏或大宗交易的黄金,在上海多铸成条块形状,而北方则多见“花生金”。像这件元宝形、非标准重量的银行金锭,是极其少见的。它的形态古朴美观,文字雕琢精细,正中间是古代布币造型,两侧镌刻标有“赤金”二字显示成色,上部为“宝兴矿业银行”行名,下部为“湖南”二字,左右为佛教吉祥纹饰万字符。金锭很可能是湖南宝兴矿业银行作赠礼或售卖之用。
民国时期金号、商号自铸的黄金虽以金条为主,但种类形态还是相当多样的,另有元宝形、砝码形、圆形、环形、金箔等。这一件宝生银行的环形金锭制作精美,形态匀称,一面印有“宝生银行”“九九黄金壹两”,以五角星作为间隔符号,另一面则是英文版“99% FINE GOLD PO SANG BANK LTD 1 TAEL”,表明这枚环形金锭的成色至少达到了99%,重量是当时的标准交易单位一两。环形金锭虽然少见,但上海的老字号金号如方九霞、裘天宝等,也铸有这样造型的金锭,想来这种造型美观、便于收藏把玩的式样在当时也很受欢迎。
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铸造的金银条被称为“厂条”,厂条的铸造可以追溯至废两改元时期。抗战爆发后,法币发行不断增加,通货膨胀日益显著,能够保值的黄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抗战胜利后,中央造币厂从重庆迁回上海,它多次为中央银行铸造黄金厂条,一方面官价配给、随市抛售,以期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有少部分作为军饷发放。
这一枚厂条左侧是孙中山头像与“古币图”中央造币厂厂徽,下部印有“中央造币厂制”,右侧罗列了号码、成色、重量信息,是在上海铸造的厂条的标准式样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黄金真正开始在全球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不断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1929-1933年大萧条以后,世界各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逐渐放弃了金本位制,开始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至1971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本位制的历史也宣告结束,但黄金至今仍是衡量国家、银行资产财富的重要指标。汇丰银行作为旧中国最具实力的外资银行,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黄金市场,自身也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
现代黄金市场仍然发挥着抵御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而人们对黄金的青睐也催生了更多的黄金产品。如黄金纪念币具有极高的纪念、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其通常由国家发行,用于纪念重要时间、重大活动或人物。
这枚龙年10公斤纪念金币为精制币,发行于2012年,含纯金10公斤,直径180毫米,面额10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8枚。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特征,中华儿女更被誉为“龙之传人”。2012年是壬辰龙年,是国运昌盛、幸福成功之年,这枚纪念币上威武腾飞的金龙也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