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JN江南2月1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济南市金融系统“强化金融保障,助力项目提升”的各项工作情况。
会上,济南市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贾洪斐介绍,2024年,市委金融办围绕全市“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金融展示,金融业发展稳中有进。
202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097.5亿元,增长9.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6、3.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080.2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31596亿元,较年初新增2839.4亿元,同比增长9.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7、0.9个百分点。实现保费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7.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新增存贷款、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均稳居全省首位。
建立“六专四价”工作体系,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2024年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2057.78亿元,同比增长17.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速7.8个百分点;科创企业获贷率41.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科创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4%,低于一般企业贷款利率20个基点。“科研贷为科研项目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和“设立风险资金补偿池,完善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两项工作被中国人民银行评为“科创金融改革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范围推广。2024年新评选科技金融及特色机构41家,累计达到62家。举办“科技金融机构擂台赛”,组织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进行展示交流,互学互鉴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发布《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南》、《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两项地方标准江南体育官网,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地方金融标准体系。印发《济南市科技金融重大项目引领示范行动方案》,确定20项重点攻坚领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破解科创金融堵点难点。高标准举办第二届济南科技金融论坛,论坛期间发布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我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前十。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创新公司债、全省首笔数字人民币创业担保贷款等多个全国、全省首单(首笔)业务相继落地,数币累计交易额达到33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3.5倍。
持续强化配套政策支持,印发实施《济南市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济南市助企融资政策(2024版)》。向驻济银行机构推介省市级重点项目368个,融资需求4700亿元。完善“金融辅导+科技辅导”服务模式,打造“泉融科创”金融伙伴品牌,全市242支金融伙伴团队、200名科技辅导员累计帮助3746家企业解决贷款928.07亿元。充分发挥“泉融通”平台作用,与工商银行总行等银行机构联合研发“泉融E贷”、“泉融通-齐鲁科创贷”等公共数据专项创新信贷产品。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江南体育官网,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绿色及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截至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96亿元,同比增长19.4%;绿色贷款余额4744.6亿元,同比增长25.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026.5亿元,同比增长23.9%。
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筛选和推荐501家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中创软件首发上市,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61家,其中,科创板7家,稳居全省首位。成功入选全国AIC股权投资试点城市,与五大行AIC合作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济南中瀛国惠扶摇壹号股权投资基金、济南工融国惠股权投资基金已在济落地。稳妥有序推进全国资本市场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我市首批15个项目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范围,项目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8个试点地区第三位。持续打造“海右路演”品牌,全年主办路演活动28场,92家企业上台路演,解决融资6.73亿元。
统筹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61%,信贷资产质量稳居全省首位。分类有序做好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全市无高风险机构。全力推进金融化债工作,制定金融化债“十二条”措施,会同中央驻济金融监管部门,指导银行机构组建银团贷款,合理有序置换国企到期债务,优化国企债务结构。有效推进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全市纳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167个,审批金额535.85亿元、累计放款440.36亿元,贷款投放率达到82.18%,项目数量、授信金额均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分类处置风险隐患;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300多场次,张贴海报10万余张,悬挂横幅2000余条,实现全市6300个社区(村居)防非宣传全覆盖。
加强与网信江南体育官网、公安、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地方金融组织协同联动监管机制。有序推动“失联”、“空壳”和实际停业机构“能清尽清”,全年退出机构14家。着力加强对存量机构的股权变更、登记管理,强化对机构股东、高管人员穿透式监管。印发《济南市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开展地方金融组织风险评价专项检查,推动现场检查“长牙带刺”。扎实开展分类评级、年审等工作,强化日常经营、风控等数据分析研判,持续提升监管质效。
原标题:济南市委金融办:202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097.5亿元,增长9.2%
扫一扫关注我们